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-pg电子平台网站

新闻资讯

news information

综合新闻

新闻资讯>综合新闻

所到之处,已然为家——马芮

发布时间:2022-05-09阅读次数: 次

        “说实话离开故乡久了,家的概念变得混乱。有时我在他乡的天空下开车,会突然感到纳闷:我在哪儿?这就是我家吗?”这句话出自北岛著的《午夜之门》,也恰如我此间的心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去年这时候,我正在哈尔滨,焦急地准备着毕业论文最后的答辩。那段日子,最令人愁眉不展的不是答辩,而是朋友面临分别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我们互赠了毕业礼物,尽管我们作了重逢约定,尽管我们直到离别时,都在说着“清风明月本无价,近水远山皆有情”,可现实却总不尽人意。朋友的结婚典礼因为疫情一波三折,自去年国庆到如今,已改期三次,甚至大概率不再办席,我自然的没了做伴娘的机会,也自然的再没回过哈尔滨。

        对于一直没到过北方的安徽人的我,也是以求学为契机,才体验了零下30度的暴风雪。尽管待了数年,过去读书跟旅游区别大得多,绝大多数时光都在校园里度过。直到今天,我还没体验过哈尔滨旅游必经的冰雪大世界。好在每年冬天,我们都去结着冰的松花江上玩耍,即使是冻得手脚冰凉、脸蛋通红、鼻涕结冰,还要倔强地啃着马迭尔老冰棍儿。

        哈尔滨的春夏两季很短,春天空气质量不太好,常伴有沙尘暴。在南方一片鸟语花香的时候,哈尔滨多半是一片灰黄。北风呼啸起黄沙,甚至连眼睛都难睁开。那种天,路上的行人总是少的,有时寂静得好像富有年代感的老照片一般。

        比起白雪皑皑的冬天,我其实更喜哈尔滨的秋。那边不存在“秋老虎”一说,夏季的早晚几乎都凉爽,可能10月就能飘下雪花。我喜欢在秋天的午后,信步于校园的体育场,看着一碧千里的天空,三三两两的行人,高大挺立的白杨,争奇斗艳的花朵,总让人气定神闲。要是踏上小花园的石板路感受落英缤纷,或是闲坐在图书馆后的小亭子里读本书,便更是心旷神怡、叫人流连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三年的北方生活,体验更多的还是南北文化以及生活习俗上的差异。去哈尔滨之前,总以为自己会“冻死”在北方的冬天,总以为北方人从不吃大米饭,总以为他们所有人都豪爽热情,都是大口喝酒、大碗吃肉。直到去了之后才发现,毛主席说的“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”果然是真理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宿舍其实就是一个小东北缩影。宿舍一共四个人,除了我是安徽的,另外三个都是地道的东北姑娘,一直在哈尔滨读书的那种。我第一次发现南北差异也是在宿舍。那天室友刚洗完头,问:“芮芮,你有没有木梳啊?”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下:“没有木梳,但是我有一把塑料梳子。”她则用异样的眼光看我,“就是这个啊!所以木梳只能是木头的梳子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她对我就多了句这样的调侃:木梳就是木头的梳子,连塑料的都不行,你们南方人是真的很严格。

        类似于的差异有很多。比如北方的“柿子”是西红柿,而不是南方的水果“柿子”。一直不敢尝试的哈尔滨名菜“牛肉炖柿子”,也是吃了之后才知道炖的可不是水果!在南方的卷心菜、包心菜,到了那边被统称为“大白菜”,玉米叫苞米,玉米碎就是传说中的“大碴子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哈尔滨,小吃街餐饮店是遍布全城的、街头巷角的地摊是无所不卖的、室内室外温差是30℃以上的、冬天的冰棍是一箱一箱堆在地上卖的、从大澡堂子洗澡回来头发是会结冰的、没摔过跤的冬天是不完整的……

        离开哈尔滨差不多一年,来到绍兴也快要一年。除了结交了很多朋友、认识了很多同事,我也看到了很多风景、学到了不同的文化习俗。除了离故乡越来越远、待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,无数次舟车劳顿也让我的内心不断成长和强大。每次我看到与东北有关的字眼总会不自觉停下脚步,浏览到与哈尔滨有关的新闻也会禁不住细看几眼,就像是身处异乡的游子,又多了个心心念念的家乡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人说幸福莫过于厨房有烟火,厅堂有温度。家是每个人最好的依靠。可人生不止有家,更有不停辗转的离家的旅程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一路辗转的我们,所到之处,已然为家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

马芮

 

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
网站地图